2023-10-23|来源: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10月12日,《中外人文交流读本》结项工作会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北京语言大学)主任段鹏,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曹叠峰、发展规划处处长李婷婷、发展规划处项目主管李阳,北京语言大学教师工作部部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中心主任展明锋,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教授、《世界汉语教学》主编、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博,北京语言大学孔子与儒家文化研究所所长、光明文学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刊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方铭,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学院院长沈庶英,北京语言大学韩国启明大学孔院中方院长赵菁,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学院副院长王锐,北京语言大学应用中文学院教师王燕,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教育管理处副处长黄潇潇等专家、留学生代表和有关工作人员出席结项工作会。会议由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教育管理处和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执行主任陈丽霞主持。
《中外人文交流读本》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于2020年立项,旨在为汉语学习者和中华文化爱好者提供全面、系统、高效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生活、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及未来展望的阅读理解材料,激发读者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引导读者以客观、公正的视角和态度看待和理解中国文化及社会。北京语言大学承担读本的编写开发工作。
段鹏校长在致辞中说,把编写《中外人文交流读本》的重任交给北京语言大学,体现了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对学校工作一贯的支持和信任,并表示了衷心感谢。他希望《中外人文交流读本》能为来华留学生等读者群体提供全面了解中国的窗口,为沟通中外文化、增进理解、促进合作发挥积极作用。他表示,今后学校将继续加强与人文交流中心的合作,打造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人文交流活动、项目、品牌,为中外人文交流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曹叠峰副主任对《中外人文交流读本》的编写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向编写人员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了人文交流工作的重要意义、丰富内涵、工作领域和人文中心的主要职责、项目与活动。他表示,中外人文交流读本的开发工作,是持续推动人文交流理念深入人心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促进中外民心相通特别青年人文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要继续组织历史、外交等方面的专家力量,对读本进行精准审核,将读本打造成中外人文交流的精品读物。
根据会议安排,编写专家组代表王锐和王燕介绍了《中外人文交流读本》的编写理念、整体结构、特色与创新、基于留学生试用反馈和多次专家评审的修订工作等基本概况,汇报了经验总结和未来展望。读本的编写凝聚了专家集体的智慧、充分吸收了试用留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结构编排合理、内容系统丰富、符合受众的阅读需要,各方反映良好。
俄罗斯留学生张威雨和韩国留学生朴东勇交流了试读的感受。张威雨已学习汉语15年,他用纯正的普通话表示,“这本书的形式非常适合外国人的思维,填补了同类型书籍的空缺”。他认为读本是中外人文交流书籍的优秀代表作品。朴东勇说,“我想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那就是一本完美介绍中国的书。虽然说我可以通过课堂和朋友了解中国,但这本书更全面易懂地讲述了中国的发展,社会生活方式等等,非常实用。”
随后,专家代表张博、方铭、沈庶英、展明锋和赵菁先后发表了审读意见。专家们对《中外人文交流读本》送审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张博教授表示,读本呈现了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设计理念突出了中外互通互进,呈现了中外文明对话的视角;二是读本选材新颖,趣味性与知识性俱佳;三是人文感染力很强,有润物无声的交流和传播效果。方铭教授认为读本富有启迪性、结构合理、内容丰富,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国与外国的交流与交汇。沈庶英教授作为编写组专家,从读本的特点、使用环境、使用效果三个方面介绍了情况。她说,读本体现了系统性、实用性、针对性、时代性、开放性,深受留学生欢迎。展明锋主任说,读本突出主题主线,又表达生动和形式创新,把知识、故事和案例有机融合,让中国变得可亲可爱,便利读者学习和理解。赵菁教授说,读本对引导留学生正确地认识中国具有积极健康的价值导向,同时注重从中外对比、跨文化理解的角度入手,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帮助读者建立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专家们对做好出版前的修订工作也提出了中肯、具体的修改意见,提出了制作数字化图书和编写系列读物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