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中印情长,美美与共,携手未来

2024-09-24|来源: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为推动中印两国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印度中小学校长团一行于2024年9月20日走进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跨文化交流与访校体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机制工作一处丁连普处长、项目主管鄢云与我国驻印大使馆教育组付先锋一等秘书陪同访问。

当天,在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学生志愿者的一对一陪同下,印度校长团的校长们在参观学校的同时,进行了丰富的课程体验。

英语课

英语李红锦老师以新晋大火的3A游戏《黑神话•悟空》元素激发学生兴趣,以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为背景创设情境,创新性地将英语中的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融入其中,带领学生与孙悟空一同踏上一段充满挑战与成长的取经之旅。

美术课

美术江颖老师以“扮靓生活的大自然”为主题,引导学生们观察生活、亲近自然,从自然中汲取艺术灵感,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完美呈现学习成果可视化、交流互动立体化、教学决策数据化、成果展示便捷化、评价反馈即时化的教学效果。

京剧课

音乐战扬老师的京剧课程,将中国的国粹京剧融合现代的教学艺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走进京剧的世界,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科学课

生物董曼曼老师和化学刘琳老师的跨学科融合实践课,以探究实验为形式,带领学生认识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通过模型的设计和制作,融合物理学科中气体压强的特性,探究气体进出肺部的原理。最后通过海姆立克氏急救的原理分析,渗透健康生活的情感态度。课程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步形成了注重实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曹氏风筝

曹氏风筝文化记忆传承人吴同泰先生的曹雪芹风筝课程寓教于乐,学生从风筝的学习制作中学习曹雪芹先生的人文精神,学习古人的教育理念和为人之道,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榫卯课

吕苗苗老师的榫卯课程,通过“六根鲁班锁”的设计、制作、组装、拆卸,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精准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激活学生创造力和逻辑思维,全方位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

古琴课

李洁老师的古琴课程,以古琴曲《秋风辞》和《仙翁操》为学习内容。通过学习和弹奏,学生可以体会曲中蕴含的“悲秋”意境与相思之情。通过指尖轻拨慢捻,学生仿佛穿越千年,与古人共鸣于秋风萧瑟中的离愁别绪,感受中国文学与音乐交融的独特魅力。嘉宾们纷纷希望能够亲自弹奏,感受古琴韵味。

书法课

书法姬根淼老师带领学生通过临摹与创作,掌握甲骨文的书写技巧,感受其古朴之美。课程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字之旅,让古老的甲骨文焕发出新的活力。

经济学课

Reuben老师的AP宏观经济学课,学生通过学习《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即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确定在特定情况下的交易是包含在国内生产总值中还是不包含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为今后进行经济相关指标做好知识储备。

课堂体验之后,印度校长代表团一行与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的领导们在学校图书馆共聚一堂,开展座谈。座谈交流会上,双方不仅在诸多教育观点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更在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等问题上达成了高度一致。此次座谈不仅加深了双方之间的了解与友谊,更为未来更加紧密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交流会上,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与印度古尔冈太阳城学校正式缔结了友好学校关系,并举行了合作协议的签署仪式。这一历史性的合作标志着两校在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共同致力于促进国际间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文化的深度交流。

会后,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与来访各印度学校互赠了代表各自学校特色的礼物,这些礼物成为了两国教育合作友谊的象征。

在一片难舍难分的温情氛围中,印度校长团的此次访问圆满落下帷幕。此次交流盛会,两国教师团队不仅深入了解了双方的校园与办学理念,更在相互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搭建了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的桥梁,为双方在教育领域的进一步合作与交流铺设了坚实的基石。未来,两国教育工作者必将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彼此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国务院部门网站
驻外使(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