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8|来源: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人文中心函〔2025〕164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高等学校、职业院校:
2019年8月,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晟)共同发布实施了“人文交流经世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项目以国内“经世国际学院”、国外“经世学堂”建设为抓手,开展了集方案制定、标准建设、资源开发、学术交流、学分互认、学位互授为一体的教育国际化合作,在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俄罗斯、埃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高校开展了5G通信、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中药学、园艺技术等42个专业方向的经世学堂海外办学,为中国高校在国际专业标准建设、国际化教学资源开发、师资水平提升等方面提供了积极支持,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教育对外开放和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做出了积极探索和有效实践,受到海内外合作院校的欢迎。
新的发展形势下,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要求,经研究,中心与华晟将继续联合实施“人文交流经世项目”。现就2025年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目标
项目依托中国优势产业技术,融入数字技术,将产业界的创新创造及时转化为教育技术新产品和学校教学资源,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领域打造国际标准化专业(群)教学方案,开发国际通用或领先的专业标准、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并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手段推动国内职业院校和应用技术型大学在学科建设、课程构建、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提升实力、扩大影响力,项目引入“走出去”的头部中资企业,以“校-校-企-企”模式,推进中方院校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院校和企业开展境外办学、专业标准制定、教育技术提升、师生交流等务实合作,致力于以数字化、国际化为重点方向服务项目院校高质量发展,服务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和中外人文交流,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以产教融合国际合作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二、项目内容
(一)经世国际学院
1.国际化课程建设
项目将为中方院校引入企业工程师、国外教师参与教学,与中方院校联合开展“国际工程师”嵌入式教学模式创新,协助对接中资企业实际需求,以“特色外语+专业技术课程+国际职素课程”体系开展课程构建和人才培养。
2.师资培训
项目将为中方院校提供每年不少于2人的免费培训机会,内容包括设备技术操作、前沿技术发展、行业解决方案创新能力提升、教育数字化能力提升等。每年引入海外院校师资教授来华开展国际教学及课程专题培训等。
3.数字化实训教学环境搭建
在项目实施院校提供配套装修、符合项目要求的场地和基础环境后,项目将根据学校需求,协助搭建国际数字化实训教学环境,建设国际化数字校园,共同开发国际化数字资产。
项目将为中方院校捐赠包括华晟元教育智慧学习平台、华晟中文元课堂数字教学平台、体验展示中心等组成的华晟国际数字技术中心,与高校共同打造数字化教学环境和数字化教学平台。具体清单如下:
华晟国际数字技术中心设备清单
1 |
华晟元教育智慧学习平台 |
||
1.1 |
软件-在线学习系统 |
1 |
套 |
1.2 |
软件-在线考试系统 |
1 |
套 |
1.3 |
软件-在线评价系统 |
1 |
套 |
1.4 |
软件-在线作业系统 |
1 |
套 |
1.5 |
软件-移动录播系统 |
1 |
套 |
2 |
华晟中文元课堂数字教学平台 |
||
2.1 |
硬件-中文元课堂VR设备 |
1 |
套 |
2.2 |
软件-HSK中文元宇宙课堂系统 |
1 |
套 |
3 |
虚拟演播中心 |
||
3.1 |
软件-虚拟演播室管理导播平台 |
1 |
套 |
3.2 |
硬件-虚拟演播室 |
1 |
套 |
4 |
专业运营中心 |
||
4.1 |
软件-教学协同管理系统 |
1 |
套 |
4.2 |
软件-线上运营管理平台 |
1 |
套 |
4.3 |
软件-视频会议与桌面协同系统 |
1 |
套 |
5 |
联合教研中心 |
||
5.1 |
联合教研协同平台 |
1 |
套 |
5.2 |
硬件-联合教研与协同平台 |
1 |
套 |
6 |
教育大数据中心 |
||
6.1 |
软件-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
1 |
套 |
6.2 |
软件-大数据可视化展示平台 |
1 |
套 |
4.国际化教学资源建设
项目将通过数字化手段,建设以数字化教材为载体,以数字化课程、虚拟教学、工程案例、微课、工程视频等多形式呈现并体现国际发展水平的教学资源;开发多语种教学数字教学资源,包含开发留学生培养方案、短期访学方案,开发特色中文数字教学资源、多语种AI数字智能体、与合作国家共建国际化教学资源库等。
项目将助力中方院校依托国际数字化实训教学环境,开发一批优质国际教学评价标准、实践培训课程、实践能力项目和教学装备,为中外方合作高校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师资培训、国际证照培训、国际科研科创、国际化就业等服务。
5.国际化专业建设服务
项目将为中方院校引进海外优质院校专业标准、课程资源开展国际化专业建设,引进海外优秀师资组建专家工作室,开展国际化专业标准共建和研讨,协助中外合作院校在合作办学、师生互换交流、学分互认、留学生培养、实习实训等方面促成具体合作项目。
6.国际化升学、培训及就业服务
项目将为中方院校学生出国学习和技能培训创造条件并提供相关服务支持,组织上下游产业企业支持毕业生的跨国实习与就业,为优秀学生提供国际化实习与就业机会;协助中方院校建设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对接国内与国外中资企业用人信息,促进学生就业创业。
(二)经世学堂
1.海外办学
项目将引入“走出去”的中资企业资源,以“校-校-企-企”模式在海外高校共建经世学堂,中方项目院校依托本校优势专业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师海外授课、专业研讨、海外培训等建设,海外高校完成基础环境建设,华晟完成专业开设需要的海外实训平台建设,头部中资企业提供实习就业支持,共同构建“专业开设、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的海外办学全链条。
2.国际化课程和教学资源开发
项目将协助中方院校开展国际化多语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开发,建设国际化线上课程体系以及国际化线上教学资源库。
3.国际化标准建设
中外合作院校将共同制定国际化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国际化装备标准,项目将协助中方院校开展海外授课,并开展标准研讨、修订、认证工作,输出可在合作国高校使用的通用标准。
4.留学生引入及培养
协助中方院校开展海外专业开设和人才培养,开设技能型创新班、“中文+职业技能”双学历班,根据培养方案组织经世学堂海外学生来校学习,推进开展高质量、规模化的留学生引入及培养。
5.数字化资源及装备
项目将为经世学堂提供中文元课堂、工程教育数字教学装备、多语种AI智能体建设服务,通过数字化手段促进中国高校与海外合作高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6.提供国际产教融合创新中心实习实训平台
项目联合中资企业在海外共建国际产教融合创新中心,旨在为中外院校提供国际化实习、国际化员工培训、国际化就业、联合科研科创平台,深化国际产教融合,服务教随产出。
三、申报条件
国内本专科院校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可申报参加本项目:
(一)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有校级工作规划和明确需求,有建设经世国际学院或经世学堂的意愿。
(二)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领域开办特色专业,并有该专业方向的国际合作基础和发展规划。
(三)具备实施项目的软硬件、场地及环境等条件;在教育数字化方向有发展规划。
(四)成立项目实施小组,专人负责项目推进;能够选派合格的专业教师参与国外教学服务。
(五)具备留学生培养条件;积极鼓励有能力的中国学生走出去学习和就业,服务于国外中资企业人力资源需求。
四、实施流程
(一)2025年9月,公开接受申报。申报书详见附件,请有意向参与该项目的院校于11月15日前填写申报书,并按填写说明要求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
(二)2025年11月底,确定项目合作院校。
(三)2025年12月,启动项目建设。
项目实施期间,跟踪项目实施效果,打造人文交流品牌。
五、联系方式
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请与中心或华晟联系。
中心联系人:李婷婷,010-64497380;
华晟联系人:刘天娇,18665970148;
孙皞卿,13911562497。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2025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