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1|来源: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7月20日,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以下简称高层次项目)2025年中外双导师学术科研课题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北京校区开营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等嘉宾出席开营仪式并致辞,工作坊中外教授及学生共同参加。
在致辞中,夏娟分享了对于实施工作坊的思考。她指出,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具有内在一致、相互支撑的密切关系。工作坊是在教育领域实施、聚焦科技实际问题、通过课题研究而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工作模式,体现了教育、科技和人才这三者的相关主体、要素和资源的有机汇聚。在工作坊平台上,由中外双导师面对同样的科研课题,就共同关心的科技问题、前沿动态、教学方法等互相切磋、增进理解,合力培养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年轻人,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有效的。她提出,希望参加工作坊的同学们坚定目标、守住初心,踏踏实实、求实创新,始终保持良好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希望中外导师珍惜缘分、精诚合作,增进互信、深化友谊,联合做好学生培养工作;希望中国传媒大学为工作坊提供良好保障与服务,同时利用承办机会,更好地丰富学校人文内涵,进一步提升国际化能力和水平。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致辞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致辞
项目服务单位中科浩博国际教育总裁孙中雯致辞
在交流分享环节,外方教授代表分享了过往参加工作坊的经历,表示很期待再次与中国师生共同进行学术探索,并鼓励同学们抓住机遇,在跨文化科研实践中提升能力。优秀助教代表鼓励并提醒同学们要把握小班教学优势,保持好奇心、勇于提问。优秀学长代表分享了自身通过在工作坊中的学习,成功在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2024年会议发表论文的经历,鼓励同学们要珍惜与中外顶尖导师交流的机会,沉下心来做科研。
交流分享环节
此次中外双导师学术科研课题工作坊的上海校区、成都校区在华东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同期展开。来自帝国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等知名大学的33位教授将在这个暑假,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地与师生共同开展科研交流。
北京校区开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