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22年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2022-04-15|来源: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人文中心函〔2022〕46号

各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

为在教育对外开放中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经过近几年各相关方的共同努力,特别是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和项目学校的高度重视、积极协作和重点推动,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计划(下称特校计划)实施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实验区进一步建设夯实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为继续做好2022年特校计划实施工作,现就相关工作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工作站位。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下称实验区)是教育领域中外人文交流的实验田,是推进地方教育对外开放的排头兵。特校计划是实验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实验区建设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站在学习贯彻中央政策文件精神的高度,从贯彻落实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全局出发,进一步深刻认识特校计划在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和增强其全球胜任力的重要平台作用,把特校计划和学校立德树人、交流育人有机融合,把特校计划作为本地区、本校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工作质量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特校计划等实验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二、深化项目实施。高水平推动实施特校计划国际友好学校结对子、“互联网+人文交流”建设、多语种外语学习、国际理解教育等七类项目,是打造学校中外人文交流特色的关键。各项目学校要高度重视,校领导要亲自抓,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带动、学校行动、学生活动、专家牵动、资源撬动、横向联动的工作思路,根据本校项目实施方案,聚焦目标、任务和需求,充分调动学校师生积极性,整合利用好校内外特别是各级专家等相关资源,加强校际间横向交流学习,有序推进项目落实落地。各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关心特校计划并予以相应政策保障和条件支持,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发挥好实验区本地科研机构和专家对项目学校的指导作用,对特校计划项目实施给予分类指导。要有针对性地积极促进特校计划相关工作跨校、跨区交流。

三、抓好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与特校计划项目紧密相联、相辅相成。课题单位要把今年作为课题研究年,围绕课题研究对特校计划相关项目进行调研,把项目实施作为课题研究的实践基础,总结提炼出经验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课题单位(包括学校)应于今年9月10日前向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下称人文中心)提交课题中期报告,并附课题阶段性成果;所有课题研究最迟于2023年9月10日前完成。课题单位完成课题研究并符合结题条件的,请及时向人文中心提交结题报告。课题单位要同步用好相关经费,并按照规定规范收支管理。各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及基础教育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等相关单位,可结合工作通过组织相关研讨会、交流会等适当形式,指导和推动课题学校做好课题研究。

四、推进学校结对。建立国际友好学校关系是开展中外人文交流的基础与前提。特校计划实施以来,一些项目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在扩大国际友好学校“朋友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2022年,要推动更多项目学校特别是尚未开展校际国际交流的学校与国外学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努力实现每一所项目学校都至少有一所国际友好学校的目标,并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建立常态化的人文交流新机制。实验区建设各相关主体要充分发挥友城的平台作用、专家的桥梁作用和其他资源、途径,通过多种方式为项目学校建立国际友好学校关系提供帮助和便利。

五、加强总结宣传。信息共享、经验总结和宣传报道是提高特校计划项目实施质量、促进互学互鉴和宣传推广的有效手段。请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和项目学校在做好本地本校宣传工作的同时,及时向人文中心发送新闻宣传稿件或相关信息(附联系人及电话),人文中心将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官网、官微等网络平台予以发布,或者编发在《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工作信息》上。特校计划项目的成效、亮点、经验、案例和问题等工作总结、报告等,请随时发送人文中心,可固定联系人与人文中心通过微信、电话、邮件等方式及时联系。2022年12月15日前,请项目学校和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将本年度工作报告和2023年工作计划发送人文中心。

六、联系方式

工作中有何情况,请及时与我中心联系。

成都、重庆四区教育实验区:杨瑒、扶南茜,010-64496989,dea@ccipe.edu.cn;

青岛教育实验区:张权华、孟祥,010-64491850,jzyc@ccipe.edu.cn。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2022年4月11日


国务院部门网站
驻外使(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