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1|来源: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为深入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成都教育实验区二期建设,10月14日至15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组织成都实验区专家工作组全体12位专家赴成都开展集中调研指导。
14日上午,“第二批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推进会”召开。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成都市教育局相关代表,成都实验区专家工作组全体专家,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代表及80多所项目学校的校领导和相关工作负责人等,共计150余人参会。
成都市教育局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闫益友首先致欢迎辞,他介绍了成都实验区一期建设情况、二期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机制工作二处处长陈滔伟发言介绍了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建设工作的背景形势、进展成效和深入推进成都实验区二期建设的工作思路。首批项目学校代表成都市树德小学校长肖凯分享了基层实践的鲜活经验与真实困惑;崇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主任张志敏从区域统筹角度阐述了推进策略与工作思考。
成都实验区专家工作组组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如平以《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的意见建议》为题作主旨报告,围绕“锚定项目任务、抓住关键问题、改造思想方法”三个方面,深刻阐释项目学校的内涵价值,为项目学校提供专业指引。成都实验区专家工作组成员马燕生、袁秀菊、李全专家分别围绕项目实施指南使用、项目实施方案研制和项目实施重点等进行专题发言,通过理论指引和案例剖析,为学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参考。
14日下午,乐勇、吴颍惠、谢春风、余新、常永才、陈卫东、熊梅、雷莉等专家与上述专家一道两人一组,分赴成都市红牌楼小学、成都英华学校、四川天府新区元音小学、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等项目学校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察看校园环境、观摩特色课程与主题活动、与项目学校负责人座谈等方式,了解各校资源优势、特色基础与现实困境,并提供优化建议。
15日上午,专家座谈会在成都教育对外交流中心举行。成都市教育对外交流中心主任陈铁军系统介绍了成都实验区阶段成果和二期建设构想。与会专家与实验区工作人员围绕“如何深化实验区建设、如何科学规划实施路径”展开深度研讨,提出了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本次专家工作组集中调研指导,是落实8月相关实验区专家工作组交流会精神的具体举措,为持续高质量推进实验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