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0|来源:银川市西夏区实验小学
为深化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推动学科与国际理解教育的深度融合,10月26日至27日,西夏区实验小学开展了中外人文交流专题培训活动,特邀中外人文交流宁夏教育实验区指导专家李全教授现场指导,西夏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200余名教师在学校多功能厅共同参与活动。


专家引领,明晰融合路径
10月26日,李全教授以小学阶段国际理解教育教学设计为例,从国际理解教育的定义、课程设计逻辑、融合方法等方面进行全学科、零起点专题培训。他提出EIU课任务驱动“314”教学范式,即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课分为课前任务、课中活动及课后拓展三个步骤,课堂上确立一个核心任务,并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合作、探究辨析、解决问题四个环节解决主问题,为教师搭建起国际理解教育与日常教学衔接的桥梁。

课堂实践,呈现融合魅力
10月27日上午,实验小学美术教师王晓蓉老师执教了二年级美术融合渗透课《独特的建筑》。她以“环球建筑探秘”为主线,通过云上实景参观的方式,带同学们领略中国天坛祈年殿的对称之美、荷兰立体方块屋的创意之趣及西班牙古埃尔公园的浪漫之风。同学们在对比中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建筑的风格差异,用折、剪、粘等方法创作立体作品,在动手实践中提升美术素养,培养文化包容的意识。


下午,宋晓会老师执教三年级道德与法治融合渗透课《走进世界传统游戏》。课堂以“竞聘游戏推荐官”为任务驱动,通过了解、介绍、体验中国踢毽球、泰国踩椰壳鞋等四种不同国家(地区)的传统游戏、争当游戏推荐官四个环节,带领同学们在互动体验中体会“各国环境不同,游戏材料就不同;文化不同,则游戏玩法各异”的世界文化多样性。


课例展示结束后,李全教授进行精准点评,针对学科融合的切入点、课堂实施路径提出专业建议:教师要善用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设计精准有效的问题,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同学们对各国文化的尊重与包容。
学有所获,共促教育提质
此次培训将专家引领与课堂实践紧密结合,为教师带来学科融合、创新育人新思路。“通过专家讲座与观摩课例,我感受到了中外人文交流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价值,对国际理解教育与学科融合的实施路径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下一步我将在自己的日常课堂中尝试融入更多的国际理解教育元素,帮助同学们拓宽国际视野。”西夏区实验小学青年教师王俊花说。

实验小学校长周彩红在总结中对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果予以了充分肯定,并表示: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探索中外人文交流育人新路径,推进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全球视野,为构建多元包容的教育生态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