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外人文交流,聚焦品牌提升!青岛市“山海 青缘”中外青少年手拉手交流营正式启动

2022-12-09|来源:

参观中外人文交流成果展、项目实施指南解读、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办学经验分享、体验中俄“互联网+”同步课堂...12月7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和青岛市教育局共同主办的青岛教育实验区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推进会暨青岛市中小学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现场会、青岛市“山海青缘”中外青少年手拉手交流营启动仪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奋进路中学举行。

专家线上解读项目实施指南

用品牌提升青岛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青岛教育国际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中外人文教育交流的平台模式机制更加丰富多元。”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二级巡视员孙大贵在致辞中表示,青岛教育将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继续加快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步伐,以中外教育人文交流的深入推进引领教育创新发展,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并宣布青岛市“山海青缘”中外青少年交流营活动正式启动。

如何抓好实验区建设和特色学校项目实施?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在《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以中外人文交流助力立德树人新成效》的主旨报告中给出四点建议: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熟知理念,加强认同,把人文交流理念融入项目实施;做好项目方案,扎实推进交流育人,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加强总结,形成经验与模式,产生亮点聚集和扩散效应。

会议现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专家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马燕生、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校长李红霞受邀出席,分别对《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国际理解教育项目实施指南》、《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国际友好学校结对子项目实施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

本次活动由青岛市教育局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隋世宇主持,隋世宇告诉记者,青岛实验区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推进会、现场会旨在推进青岛实验区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打造青岛市“山海青缘”中外青少年手拉手交流营品牌,提升青岛市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学习西海岸新区先进经验做法

明确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发展方向

优化人文交流模式、挖掘“在地”教育资源、打造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搭建人文交流平台...西海岸新区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局党组成员、管委总督学张成霞以“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享了新区教育中外人文交流的经验和做法。

据张成霞介绍,目前,西海岸新区拥有中小学幼儿园721所、驻区高校21所,在校师生53.3万人;其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1所,国际化学校 5所。今年8月,北京语言大学青岛世界汉学中心揭牌成立,世界汉学家大会永久会址落户西海岸,开启了新区中外人文交流的崭新篇章。

“青岛西海岸新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秉承‘参与体验、自主发展、快乐成长’的理念,将开放合作作为集团的重要发展战略。在外国语学校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中,构建了‘一核五翼’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发展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新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校长、区教科院初中部负责人邢云飞说道。

“我市教育系统以教育对外开放促进教育深化改革、守正创新和接续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为进一步抓好青岛市国际教育、国际合作和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工作,青岛市教育局挂职副局长丁连普在会议总结中提出抓好国际合作和中外人文交流的队伍建设、推动国际友好学校“结对子”和“互联网+”人文交流项目的实施、开展示范校建设并发挥其带动作用、加强活动宣传等七条建议。

积极探索,打破时空限制

依托“空中课堂”推进对外交流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借助互联网平台,青岛西海岸新区太行山路小学与俄罗斯普希金俄语学院、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中学、俄罗斯彼尔姆市第二中学等学校分别开设“互联网+”同步课堂,为中俄两国师生搭建起人文交流平台。

记者了解到,太行山路小学“互联网+”同步课堂积极开展俄语、对外汉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俄罗斯文化等课程学习,2022 年累计上课 75 课时,每学期参与学生可以达到500人次。此外,学校新建的 90 平米录播教室,内部配置完全按照国际同步课堂的配置需求,为“互联网+”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硬件支撑。

“我们逐渐摸索出‘空中课堂’这种交流方式,学生完全不受时空限制,可以通过一条小小的网线与国外师生实时交流,既便捷,又经济,还高效。”西海岸新区太行山路小学校长肖焕盛告诉记者,下一步,太行山路小学将聚焦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项目建设,立足于中外人文交流的“新、高、实、深”发展方向,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未来人才奠基。

国务院部门网站
驻外使(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