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来源: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现场合影
2025年7月23-24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能力提升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本次工作坊邀请了国际组织官员、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科研项目负责人等围绕相关主题作主旨报告、进行实务讲解,共有来自教育行政部门以及100余所学校和有关单位的170多位教育工作者参加交流研讨。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出席工作坊并致欢迎词。于长学指出,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的意识与工作能力。人文中心围绕新形势新要求,聚焦“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能力提升”主题,精心设计并举办了本次工作坊。希望各位老师提高认识,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时代内涵与历史使命;精进本领,全面提升新形势下对外工作的核心能力;知行合一,以人文交流理念赋能工作实践,推动国际化工作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在主题报告环节,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以下简称高层次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原副校长浦跃朴,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外联主管、联合国安理会(纽约)原安全事务助理刘春吾,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协作项目工作委员会主任柳云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柬埔寨副驻地代表Shakeel Ahmad,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区域教育计划科学培训中心合作与出版处主任Rizwan Darmawan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高校国际化管理的理念、核心维度与推进策略,剖析了当前高校外事工作定位与职能的变化,就高校建设外事协同机制、对接国际组织和国际资源、提升国际影响力等重要工作分享了经验,并介绍了相关实践项目,为高校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提出了务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主题报告现场
左上:高层次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原副校长浦跃朴;右上: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外联主管、联合国安理会(纽约)原安全事务助理刘春吾(视频分享);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协作项目工作委员会主任柳云虎;左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柬埔寨副驻地代表Shakeel Ahmad;右下: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区域教育计划科学培训中心合作与出版处主任Rizwan Darmawan。
在实务讲解环节,高层次项目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执行主任赵玉池,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甘露,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考古及艺术研究中心项目官员Michelle Laurice Aguas分别围绕高校国际组织人才输送机制构建、国际来访接待中的典型问题、跨文化课堂实践及创新进行实务讲解。专家们指出,要将跨文化接待从事务性工作升级为学术合作软基建,并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卓越人才和未来教师,构建全球合作网络。
实务讲解现场
主讲嘉宾由上至下分别为:高层次项目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执行主任赵玉池;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甘露;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考古及艺术研究中心项目官员Michelle Laurice Aguas。
在圆桌研讨环节,参会嘉宾分围绕“如何引入国外高校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和“如何将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优秀的教学成果向海外传播”主题进行交流研讨。研讨嘉宾们结合国际合作项目成效与经验,分析了不同类型学校国际合作的形式与任务,并就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进行了交流。
圆桌研讨现场
在工作坊闭幕式上,高层次项目专家、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会长杨晓春作总结。他表示,本次工作坊对于凝聚高等教育国际化共识、沉淀实践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将工作坊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并传递给身边的同仁,共同打造一支国际视野宽广、专业素养高、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高层次项目专家、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会长杨晓春
未来,人文中心将继续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化工作及实现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