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贝友好50周年暨中贝青少年人文交流研学实践活动”在京举办

2023-04-12|来源: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4月9日上午,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贝宁驻华大使馆主办的“中贝友好50周年暨中贝青少年人文交流研学实践活动”在北京举办。来自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贝宁驻华大使馆、北京市科协、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科学中心、北京科技国际交流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领导,来自贝宁、布基纳法索、多哥、加蓬、科特迪瓦、马里、中非的部分在京嘉宾以及来自中国、贝宁等8个国家的60余名青少年共同参加。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在致辞中指出,人文交流是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是夯实国家关系社会民意基础的重要途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他表示,希望中外青少年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践行人文交流理念,积极拓展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理解能力,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希望通过编写出版《共建“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中小学师生研学课程·中贝卷》,让更多的中非青少年增进彼此了解,成长为中贝、中非人文交流使者;期待更多中外机构加入到中外人文交流与教育国际合作的行列中来,合力共促民心相通与文明互鉴。

贝宁驻华大使西蒙·皮埃尔·阿多韦兰德表示,中贝青少年人文交流研学实践活动的举办,既是对中贝友好50周年的纪念,也是中贝友好下一个50周年的开始。感谢中方对于中非未来一代教育的重视,期待同中方在教育领域开展更多合作,既让更多非洲青少年认识中国,也让中国青少年了解真实的非洲,彼此加深理解,夯实友谊,让更多青少年成为推动中贝、中非友好的桥梁和纽带。

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沈洁指出,研学实践作为科技馆体系的重要活动模式,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正逐步成为教育国际交流多元化的重要抓手。北京市科协希望能以中贝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为契机,加强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合作,推动更多青少年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与理念的小使者。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兴山表示,首都师范大学在开展国际中文教育工作方面有良好的基础。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共建的中外人文交流研学实践研究所,依托首都师范大学平台资源,旨在为我国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中小学师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服务,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此次中贝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和未来由中国和贝宁两国共同编辑策划出版的《共建“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中小学师生研学课程·中贝卷》,都是推动两国国际合作与人文交流的具体体现。

《共建“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中小学师生研学课程》系列丛书主编王晓燕研究员表示,丛书得到了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的重点支持,已成为“十四五”时期国家出版业的重点规划项目。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研学旅行课程研究,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有利于拓展人文交流的研究范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丛书编写将通过研学的细化、实践的深化、教育的活化,积极推进成果创新与实践创新,进一步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普遍意义。

开幕式结束后,中外青少年分为两组,在北京科学中心讲解教师的带领下开始“冲上云霄”和“小球大世界”研学实践课程的体验。之后两组一同观看了《太空探索》球幕电影。在问答与体验中,中外青少年学习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拉近了距离。

活动还特别组织了《共建“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中小学师生研学课程·中贝卷》编写交流会。会上,中外青少年积极参与“抓住机会”手牵手小游戏,并围绕双方国家自然资源、历史名胜、文化遗产等研学实践资源进行交流,在参与和分享中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最后,中外青少年互致感谢,为本次人文交流研学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协办,北京科学中心、中外人文交流研学实践研究所承办,北京荟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支持。来自贝宁等30余名在京国际学生和来自中国的30名学生分别由贝宁驻华大使馆和首都师范大学《语文导报》“小记者团”组织邀请。


国务院部门网站
驻外使(领)馆